首页 > 古文典籍 > 本草纲目

本草纲目简介

本草纲目(共885首)

  • 140. 《蚱蝉释名 调、齐女。 气味 咸、甘、寒、无毒。 主治 百日发惊。用蚱 蝉 (去翅足,炙过)三分、赤 芍药 三分、黄芩二分,加水二碗,煎成一碗,温服。 破伤 风 病(...
  • 141. 《蛴螬释名 地 蚕 、乳齐、应条。 气味 咸、微温、有毒。 主治 小儿脐疮。用蛴螬研末敷涂。数次可愈。 小儿唇紧。用蛴螬研末,猪油调搽。 丹毒。用蛴螬捣烂敷涂。 痈疽...
  • 142. 《释名 蛆是蝇的幼虫 气味 寒、无毒。 主治 一切疳疾。在六 月 间取粪坑听蛆淘净,封 竹 筒中,干后研末。每服一、二钱,加麝香少许,米汤送服。又方:用淘米水泡蛆...
  • 143. 《释名 长股、田 鸡 、青鸡、坐 鱼 、蛤 鱼 。 气味 甘、寒、无毒。 主治 水肿。用活 蛙 三个,每个口内放一铜钱,钱上涂 黄连 末少许;另取猪肚一个,以 茶...
  • 144. 《水蛭释名 至掌。大者名 马 蜞、 马 蛭、 马 蟥、 马 鳖。 气味 咸、苦、平、有毒。 主治 产后血晕(血结于胸中,或偏于少腹,或连于胁肋)。用水蛭(炒)、 虫(...
  • 145. 《释名 主簿虫、杜白、虿尾虫。 气味 甘、辛、平、有毒。 主治 小儿脐 风 (初生儿断脐后伤 风 湿,唇青、口撮、出白沫,不吸乳)。用全蝎二十一个, 酒 炙为末,...
  • 146. 《壁钱释名 壁镜。 气味 无毒。 主治 喉痹乳蛾。用墙上壁钱七个,内要活蛛二枚,以白矾(一块约重七分)化开,一起烧存性,出火毒后研为末,吹入喉中,能治重病。忌食热肉、...
  • 147. 《蝌蚪释名 活师、活东、玄 鱼 、悬针、 水仙子 、蛤蟆台。 主治 热疮、疥疮。用 蝌蚪 捣烂敷涂。 染须发。用蝌蚪、黑桑椹各半斤瓶中封固,百日化泥,取涂须发,永黑如...
  • 148. 《蜘蛛释名 次蟗、蛛蝥 气味 微寒、有小毒。 主治 婴儿口噤,不能吮乳,用 蜘蛛 一枚,去足,炙焦,研为末,加猪乳一合,和匀,分三次慢慢灌服。极效。 泄痢脱肛,用大蜘...
  • 149. 《地胆释名 芫青、青虹。 气味 辛、寒、有毒。 主治 宣拔瘰疬,治疝积疼痛,余功同斑蝥。
  • 150. 《葛上亭长释名 亭长、豆蚝、豆斑蝥、红娘、 鸡 冠虫 气味 辛、微温、有毒。 主治 通血闭、症块、鬼胎,余功同斑蝥。
  • 151. 《蜈蚣释名 蒺藜、蛆、天龙。 气味 辛、温、有毒。 主治 小儿撮口(舌上有疮,如粟米大)。用生蜈蚣捣汁敷涂。 小儿急惊。用蜈蚣一条(去足),炙为末,丹砂、轻粉,等分研...
  • 152. 《芫青释名 青娘子。 气味 辛、微温、有毒。 主治 主疝气,利小便,水有瘰疬,下痰结,治耳聋目翳,制犬伤毒。余功同斑蝥。
  • 153. 《斑蝥释名 斑 猫 、 蝥虫、龙蚝、斑蚝。 气味 辛、寒、有毒。 主治 瘰疬不消。用斑蝥一个,去翅足,以粟一升,去粟,加薄荷四两,共研为末,。以乌 鸡 蛋调末做成丸子...
  • 154. 《樗鸡释名 红娘子 、灰 花 蛾。 气味 苦、平、有小毒。(不可近目) 主治 子宫虚寒, 月 经不调。用樗 鸡 六十枚,大黄、皂荚、葶苈各一两,巴豆一百二十枚,共研为...
  • 155. 《蚯蚓释名 蜮蚓、劬闰、坚 蚕 、阮善。 气味 咸寒、无毒。 主治 伤寒热结。用大蚓半斤,去泥,以人尿煮汁饮服。或以生蚓绞汁服亦可。 诸疟烦热。用生 蚯蚓 四条,洗净...
  • 156. 《九香虫释名 黑兜虫。 气味 咸、温、无毒。 主治 膈脘滞气,脾肾亏损,元阳不足。用九香虫一两(半生焙),车前子(微炒)、陈桔皮各四钱,白术(焙)五钱,杜仲(酥炙)八钱...
  • 157. 《原蚕释名 晚 蚕 、魏 蚕 、夏蚕、热蚕。 气味 原蚕沙:甘、辛、温、无毒。 雄原蚕蛾:咸、温、有小毒。 主治 雄原蚕蛾: 阳萎。用蚕蛾二升,去头、翅、足,炒为末,...
  • 158. 《释名 自死乾名白僵 蚕 。 气味 咸、辛、平、无毒。 主治 小儿惊 风 。用白僵 蚕 、蝎梢等分,天雄尖、附子尖各一钱,微炮为末。每服三分至半钱,以姜汤调灌。甚...
  • 159. 《蜗牛释名 称俞、 山 蜗牛 、蜗赢、蜒蚰赢、土牛儿。 气味 咸、寒、有小毒。 主治 小便不通。用蜗牛捣烂贴脐下,以手摩擦。加麝香少许更好。 大肠脱胎换骨肛。用蜗牛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