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文典籍 > 本草纲目

本草纲目简介

本草纲目(共885首)

  • 160. 《螳螂桑释名 刀螂,拒斧、不过。其子房名螵蛸、 蝉 蛸、致神、野狐鼻涕。 气味 (桑螵蛸)咸、甘、平、无毒。 主治 遗精白浊,盗汗虚劳。用桑螵蛸(炙)、 白龙 骨,等分...
  • 161. 《五倍子气味 酸咸、涩、寒、无毒。 主治 敛肺降火,化痰饮,止咳嗽,消渴,盗汗,呕吐,失血,久痢,治眼赤湿烂,消肿毒,喉痹,敛溃疮金疮,收脱肛子肠坠下。
  • 162. 《虫白蜡气味 甘、温、无毒。 主治 生肌止血,定痛补虚,续筋接骨。
  • 163. 《蛞蝓释名 陵蠡、土蜗、托胎虫、鼻涕虫、蜒蚰螺。 气味 咸、寒、无毒。 主治 蜈蚣咬伤。用蛞蝓生捣敷涂。 痔热肿痛。用大蛞蝓一个捣中泥,加龙脑三分、 胭脂 坯子半钱,...
  • 164. 《艺翁释名 土 蜂 、细腰蜂、蜾赢、蒲芦。 气味 辛、平、无毒。 主治 久聋、咳嗽逆境,疗鼻窒,治呕逆。
  • 165. 《露蜂房释名 蜂 肠、蜂窠、百穿、紫金沙。 气味 甘、平、有毒。 主治 小儿 疾。用大蜂房一枚,加水三升煮成浓汁洗浴。一天洗三、四次。 手足 风 痹。用黄蜂窠(即露蜂房...
  • 166. 《土蜂释名 蜚零、 马 蜂 主治 蜘蛛 咬疮。用土蜂烧为末,调油敷涂。 痈肿疮毒。用土蜂房一个、 蛇 蜕一条,黄泥封固,煅存性,研为末。每服一钱,空心服, 酒 送下。...
  • 167. 《蛔虫释名 人龙。 气味 大寒 。 主治 多年 风 眼。用蛔虫五条,晒干,研为末,加腻粉一钱、石胆半钱,共研为末点眼。每日二、三次。 一切冷瘘。和人吐蛔虫烧灰涂搽。涂...
  • 168. 《蜜蜂释名 蜡 蜂 。 气味 (蜂子)甘、平、微寒、无毒。 主治 大麻 风 (须眉脱落,皮肉已烂成疮)。用 蜜蜂 子、胡蜂子,黄蜂子(并炒过)各取一分,白 花 蛇 、...
  • 169. 《蜜蜡气味 甘、微温、无毒。 主治 赤白痢(腹痛难忍,里急后重)。用黄蜡三钱、阿胶三钱,同熔化,加 黄连 末五钱,搅匀,分三次热服。极效。此方名“仲景调气饮”。 热痢...
  • 170. 《蜂蜜释名 蜂 糖。生岩石者名石蜜、石饴、岩蜜。 气味 甘、平、无毒。 主治 大便不通。用蜜二合,微为煎至饴糖状,乘热做成挺,长一寸们一端尖细。待冷变硬后,寒入肛门中...
  • 171. 《释名 零榆。白者名粉。 气味 白皮:甘、平、滑利、无毒。 主治 喘不止。用榆白皮阴干,焙为末,每天清晨和晚上用末二钱、水五合,煎成胶状服下。 虚劳白浊。用榆白皮...
  • 172. 《桑上寄生释名 寄屑、寓木、宛童、鸢。 气味 苦、平、无毒。 主治 膈气。用生桑寄生捣汁一碗服 胎动腹痛。用桑寄生一两半、阿胶(炒)半两、艾叶半两,加水一碗半,煎成一碗,...
  • 173. 《雷丸释名 雷 实、雷矢、 竹 苓。 气味 苦、寒、有小毒辣。 主治 下寸白虫(绦虫)。和雷丸,水浸,去皮,切细,焙为末。 五更 时,吃炙肉少许,随即以稀粥送服药末一...
  • 174. 《竹黄释名 竹 膏。 气味 甘、寒、无毒。 主治 小儿惊 风 发热。用竹黄二钱、雄黄、牵牛(研末)各一钱,共研匀,加面糊成丸子,如粟米大。每服三至五丸,薄荷汤送下。
  • 175. 《气味 竹 叶(堇竹叶):苦、平、无毒; 竹叶(淡竹叶):辛、平、 大寒 、无毒;; 竹叶(苦竹叶):苦、冷、无毒。; 竹茹(淡竹茹):甘、微寒、无毒; 竹沥(淡...
  • 176. 《猪苓释名 地乌桃。 气味 甘、平、无毒。 主治 伤寒口渴。用猪苓、 茯苓 、泽泻、滑石、阿胶各一两,加水四升,煮成二升。每服七合。一天服三次。此方名“猪苓汤”。 通...
  • 177. 《茯苓释名 茯灵、茯兔、 松 腴、不死面,抱根者名茯神。 气味 甘、平、无毒。 主治 心神不定,恍惚健忘。用 茯苓 二两(去皮)、沉香半两,共研为末,加炼蜜做成丸子,...
  • 178. 《琥珀释名 江珠。 气味 甘、平、无毒。 主治 镇心明目,止血生肌。用琥珀一两、鳖甲一两、京三 一两、延胡索半两、没药半两、大黄五分,一起熬捣为散。每服二一匙,空心服...
  • 179. 《接骨木释名 续骨木、木蒴 。 气味 甘、苦、平、无毒。 主治 折上伤筋骨。用接骨木半两、乳香半钱, 芍药 、 当归 、芎 , 自然 铜各一两,共研为末,化黄蜡四两,投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