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子(共7首)
- 0.
《卷七·微明》
老子
曰:道可以弱,可以强,可以柔,可以刚,可以一陰一,可以一陽一,可以幽,可以明,可以苞裹天地,可以应待无方。知之浅不知之深,知之外不知之内,知之粗不知之一精...
- 1.
《卷六·上德》
老子
曰:主者,国之心也,心治则百节皆安,心扰即百节皆乱,故其身治者,支体相遗也,其国治者,君臣相忘也。
老子
学于常枞,见舌而守柔,仰视屋树,退而目川,...
- 2.
《卷五·道德》
文子
问道。
老子
曰:学问不一精一,听道不深。凡听者,将以达智也,将以成行也,将以致
功名
也,不一精一不明,不深不达。故上学以神听,中学以心听,下学以耳听,...
- 3.
《卷四·符言》
老子
曰:道至高无上,至深无下,平乎准,直乎绳,圆乎规,方乎矩,包裹天地而无表里,洞同覆盖而无所?,是故体道者,不怒不喜,其坐无虑,寝而不梦,见物而名,事至而应...
- 4.
《卷三·九守》
老子
曰:天地未形,窈窈冥冥,浑而为一,寂然清澄,重浊为地,一精一微为天,离而为四时,分而为一陰一一陽一,一精一气为人,粗气为虫,刚柔相成,万物乃生。一精一神本...
- 5.
《卷二·精诚》
老子
曰:天致其高,地致其厚,日
月
照,列星朗,一陰一一陽一和,非有为焉,正其道而物
自然
。一陰一一陽一四时非生万物也,
雨
露时降非养草木也,神明接,一陰...
- 6.
《卷一·道原》
老子
曰: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,惟象无形,窈窈冥冥,寂寥淡漠,不闻其声,吾强为之名,字之曰道。”夫道者,高不可极,深不可测,苞裹天地,禀受无形,原流泏泏,冲而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