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文典籍 > 荀子

荀子简介

荀子(共32首)

  • 0. 《尧问尧问于舜曰:“我欲致天下,为之奈何?”对曰:“执一无失,行微无怠,忠 信无倦,而天下自来。执一如天地,行微如日 月 ,忠诚盛于内,贲于外,形于四 海 , 天下其...
  • 1. 《哀公鲁哀公问于 孔子 曰:“吾欲论吾国之士,与之 治国 ,敢问如何取之邪?” 孔子 对曰:“生今之世,志古之道:居今之俗,服古之服;舍此而为非者,不亦鲜乎!” 哀公...
  • 2. 《法行公输不能加于绳墨, 圣人 不能加于礼。礼者,众人法而不知,圣人法而知之。    曾子 曰:“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,无身不善而怨人,无刑己至而呼天。内人 之疏而外...
  • 3. 《子道入孝出弟,人之小行也。上顺下笃,人之中行也;从道不从君,从义不从父, 人之大行也。若夫志以礼安,言以类使,则儒道毕矣。虽尧舜不能加毫末于是矣。 孝子所不从命有三...
  • 4. 《宥坐孔子 观于鲁桓公之庙,有欹器焉, 孔子 问于守庙者曰:“此为何器?”守庙者 曰:“此盖为宥坐之器,” 孔子 曰:“吾闻宥坐之器者,虚则欹,中则正,满则覆。” 孔...
  • 5. 《大略大略:--   君人者,隆礼尊贤而王,重法爱民而霸,好利多诈而危。欲近四旁,莫如中央, 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,礼也。    天子 外屏,诸侯内屏,礼也。外屏、不欲...
  • 6. 《爰有大物,非丝非帛,文理成章;非日非 月 ,为天下明。生者以寿,死者以葬。 城郭以固,三军以强。粹而王,驳而伯,无一焉而亡。臣愚不识,敢请之王?   王曰:此夫...
  • 7. 《成相请成相:世之殃,愚闇愚闇堕贤良!人主无贤,如瞽无相,何伥伥!请布基,慎 圣人 ,愚而自专事不治。主忌苟胜,群臣莫谏,必逢灾。论臣过,反其施,尊主安国尚贤义。拒谏...
  • 8. 《君子天子 无妻,告人无匹也。四 海 之内无客礼,告无适也。足能行,待相者然后进; 口能言,待官人然后诏。不视而见,不听而聪,不言而信,不虑而知,不动而功, 告至备也...
  • 9. 《性恶人之性恶,其善者伪也。--今人之性,生而有好利焉,顺是,故争夺生而辞 让亡焉;生而有疾恶焉,顺是,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;生而有耳目之欲,有好声色 焉,顺是,故淫乱...
  • 10. 《正名后王之成名:刑名从商,爵名从周,文名从礼,散名之加于万物者,则从诸夏 之成俗曲期,远方异俗之乡,则因之而为通。   散名之在人者: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;性之和所生...
  • 11. 《解蔽凡人之患,蔽于一曲,而闇于大理。治则复经,两疑则惑矣。天下无二道,圣 人无两心。今诸侯异政,百家异说,则必或是或非,或治或乱。乱国之君,乱家之 人,此其诚心,莫...
  • 12. 《乐论夫乐者、乐也,人情之所必不免也。 故人 不能无乐,乐则必发于声音,形于动 静;而人之道,声音动静,性术之变尽是矣。故人不能不乐,乐则不能无形,形而 不为道,则不...
  • 13. 《礼论礼起于何也?曰: 人生 而有欲,欲而不得,则不能无求。求而无度量分界,则 不能不争;争则乱,乱则穷。先王恶其乱也,故制礼义以分之,以养人之欲,给人 之求。使欲必...
  • 14. 《正论世俗之为说者曰:“主道利周。”   是不然。主者、民之唱也,上者、下之仪也。彼将听唱而应,视仪而动;唱默 则民无应也,仪隐则下无动也;不应不动,则上下无以相有也...
  • 15. 《天论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应之以治则吉,应之以乱则凶。强本而节用, 则天不能贫;养备而动时,则天不能病;修道而不贰,则天不能祸。故水旱不能使 之饥,寒暑不能...
  • 16. 《强国刑范正,金锡美,工冶巧,火齐得,剖刑而莫邪已。然而不剥脱,不砥厉,则 不可以断绳。剥脱之,砥厉之,则劙盘盂,刎牛 马 ,忽然耳。彼国者,亦强国之剖 刑已。然而不...
  • 17. 《议兵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,王曰:请问兵要?   临武君对曰:上得天时,下得地利,观敌之变动,后之发,先之至,此用兵之 要术也。   孙卿子曰:不然!臣所闻...
  • 18. 《致士衡听、显幽、重明、退奸、进良之术:朋党比周之誉, 君子 不听;残贼加累之 谮,君子不用;隐忌雍蔽之人,君子不近;货财禽犊之请,君子不许。凡流言、流 说、流事、流...
  • 19. 《臣道人臣之论:有态臣者,有篡臣者,有功臣者,有圣臣者。--内不足使一民, 外不足使距难,百姓不亲,诸侯不信;然而巧敏佞说,善取宠乎上,是态臣者也。 上不忠乎君,下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