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代诗人 > 三苏

三苏简介

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(号老泉,字明允)和他的儿子苏轼(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世人称为苏东坡)、苏辙(字子由,自号颍滨遗老。1039~1112)。“三苏”为唐宋八大家【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,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(苏洵是苏轼苏辙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)、王安石曾巩。(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)中的三位。宋仁宗嘉定初年,苏洵和苏轼、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(今河南开封市)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,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。士大夫争相传诵,一时学者竞相仿效。

三苏(共27首)

  • 0. 《心术

    朝代:宋朝|作者:苏洵|

    为将之道,当先治心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,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,然后可以制利害,可以待敌。   凡兵上义;不义,虽利勿动。非一动之为利害,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。...
  • 1. 《管仲论

    朝代:宋朝|作者:苏洵|

    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攘夷狄,终其身齐国富强,诸侯不敢叛。管仲死,竖刁、易牙、开方用,威公薨于乱,五公子争立,其祸蔓延,讫简公,齐无宁岁。夫功之成,非成于成之日,...
  • 2. 《张益州画像记

    朝代:宋朝|作者:苏洵|

    至和元年秋,蜀人传言有寇至,边军夜呼,野无居人,谣言流闻,京师震惊。方命择帅,天子曰:“毋养乱,毋助变。众言朋兴,朕志自定。外乱不作,变且中起,不可以文令,又不...
  • 3. 《送石昌言使北引

    朝代:宋朝|作者:苏洵|

    昌言举进士时,吾始数岁,未学也。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,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;家居相近,又以亲戚故,甚狎。昌言举进士,日有名。吾后渐长,亦稍知读书,学句读、属对、声律...
  • 4. 《六国论

    朝代:宋朝|作者:苏洵|

    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 ,战不善,弊在赂秦。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或曰:六国互丧,率赂秦耶?曰:不赂者以赂者丧,盖失强援,不能独完。故曰:弊在赂秦也。   秦以攻...
  • 5. 《九日和韩魏公

    朝代:宋朝|作者:苏洵|

    晚岁登门最不才,萧萧华发映金罍。 不堪丞相延东阁,闲伴诸儒老曲台。 佳节久从愁里过,壮心偶傍醉中来。 暮归冲雨寒无睡,自把新诗百遍开。
  • 6. 《辨奸论

    朝代:宋朝|作者:苏洵|

    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。惟天下之静者,乃能见微而知著。月晕而风,础润而雨,人人知之。人事之推移,理势之相因,其疏阔而难知,变化而不可测者,孰与天地阴阳之事。而贤者有...
  • 7. 《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

    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辙|

    怪我辞官免入商,才疏深畏忝周行。 学从社稷非源本,近读诗书识短长。 东舍久居如旧宅,春蔬新种似吾乡。 闭门已学龟头缩,避谤仍兼雉尾藏。 南商西洛曾虚署,长吏居民...
  • 8. 《武昌九曲亭记

    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辙|

    子瞻迁于齐安(2),庐于江上(3)。齐安无名山,而江之南武昌诸山(4),陂陁蔓延(5),涧谷深密,中有浮图精舍(6),西曰西山,东曰寒溪。依山临壑,隐蔽松枥(7...
  • 9. 《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

    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辙|

    元丰三年,余得罪迁高安。夏六月,过庐山,知其胜而不敢留。留二日,涉其山之阳,入栖(ㄒ|)贤谷。谷中多大石,岌嶪(ㄐ|ˊ |ㄝˋ;危急的样子)相倚。水行石间,其声...
  • 10. 《上昭文富丞相书

    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辙|

    辙西蜀之人,行年二十有二,幸得天子一命之爵(1),饥寒穷困之忧不至于心,其身又无力役劳苦之患,其所任职不过簿书米盐之间,而且未获从事以得自尽。方其闲居,不胜思虑...
  • 11. 《三国论

    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辙|

    天下皆怯而独勇,则勇者胜;皆暗而独智,则智者胜。勇而遇勇,则勇者不足恃也;智而遇智,则智者不足恃也。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,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。盖尝闻之,古...
  • 12. 《渔家傲·和门人祝寿

    词牌名渔家傲|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辙|

    七十馀年真一梦。朝来寿斝儿孙奉。忧患已空无复痛。心不动。此间自有千钧重。 早岁文章供世用。中年禅味疑天纵。石塔成时无一缝。谁与共。人间天上随他送。
  • 13. 《上枢密韩太尉书

    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辙|

    太尉执事:辙生好为文,思之至深。以为文者气之所形,然文不可以学而能,气可以养而致。孟子曰: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”今观其文章,宽厚宏博,充乎天地之间,称其气之小大...
  • 14. 《水调歌头·徐州中秋

    词牌名水调歌头|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辙|

    离别一何久,七度过中秋。去年东武今夕,明月不胜愁。岂意彭城山下,同泛清河古汴,船上载凉州。鼓吹助清赏,鸿雁起汀洲。 坐中客,翠羽帔,紫绮裘。素娥无赖,西去曾不为...
  • 15. 《怀渑池寄子瞻兄

    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辙|

    相携话别郑原上,共道长途怕雪泥。 归骑还寻大梁陌,行人已度古崤西。 曾为县吏民知否?旧宿僧房壁共题。 遥想独游佳味少,无方骓马但鸣嘶。
  • 16. 《黄州快哉亭记

    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辙|

    江出西陵,始得平地。其流奔放肆大,南合沅、湘,北合汉沔,其势益张。至于赤壁之下,波流浸灌,与海相若。清河张君梦得,谪居齐安,即其庐之西南为亭,以览观江流之胜,而...
  • 17. 《浣溪沙·照日深红暖见鱼

    词牌名浣溪沙|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轼|

    照日深红暖见鱼,连溪绿暗晚藏乌,黄童白叟聚睢盱。 麋鹿逢人虽未惯,猿猱闻鼓不须呼,归来说与采桑姑。
  • 18. 《南乡子·送述古

    词牌名南乡子|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轼|

    回首乱山横,不见居人只见城。谁似临平山上塔,亭亭,迎客西来送客行。 归路晚风清,一枕初寒梦不成。今夜残灯斜照处,荧荧,秋雨晴时泪不晴。
  • 19. 《饮湖上初晴后雨

    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轼|

    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濛雨亦奇。 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