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代诗人 > 竹林七贤

竹林七贤简介

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(240-250),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人,先有七贤之称。因常在当时的阳县(今修武一带)林之下,喝、纵歌,肆意酣畅,世谓七贤,后与地名竹林合称。
对此王晓毅先生在《竹林七贤考》(《历史研究》,2001年第5期)一文中,通过检索佛教经典《大正藏》的相关译名,认为“竹林”系东晋士人附会佛教经典的观点值得商榷。韩格平先生在《竹林七贤名义考辨》(《文学遗产》,2003年第2期)一文中也认为,“竹林七贤”的命名与僧徒解经的格义是完全不同的事物,“格义”之说不足为信卫绍生在《竹林七贤若干问题考辨》(《中州学刊》,1999年第5期)一文中指出,“竹林”应该在七贤的中心人物嵇康的寓居地山阳县。而陈寅恪先生在(《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》,第三篇清谈误国)中认为,先有“七贤”而后有“竹林”。“七贤”所取为《论语》“作者人”(《宪问》)之数,意义与东汉末年“三君”、“八俊”等同。西晋末年,比附内典、外书的“格义”气盛行,东晋初,乃取天竺“竹林”之名,加於“七贤”之上,成为“竹林七贤”。“竹林”既非地名,也非真有什么“竹林”。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,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,作家不能直抒胸臆,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、象征、神话等手法,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。他们一直受人们敬重。

竹林七贤(共23首)

  • 0. 《北芒客舍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刘伶|

    泱漭望舒隐,黮黤玄夜阴。 寒鸡思天曙,振翅吹长音。 蚊蚋归丰草,枯叶散萧林。 陈醴发悴颜,巴歈畅真心。 缊被终不晓,斯叹信难任。 何以除斯叹,付之与瑟琴。 长笛...
  • 1. 《酒德颂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刘伶|

    有大人先生,以天地为一朝,以万期为须臾,日月为扃牖,八荒为庭衢。行无辙迹,居无室庐,幕天席地,纵意所如。止则操卮执觚,动则挈榼提壶,唯酒是务,焉知其余? 有贵介...
  • 2. 《思旧赋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向秀|

    余与嵇康、吕安居止接近,其人并有不羁之才。然嵇志远而疏,吕心旷而放,其后各以事见法。嵇博综技艺,于丝竹特妙。临当就命,顾视日影,索琴而弹之。余逝将西迈,经其旧庐...
  • 3. 《咏怀·其二十三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阮籍|

    杨朱泣岐路,墨子悲染丝。揖让长离别,飘飖难与期。 岂徒燕婉情,存亡诚有之。萧索人所悲,祸衅不可辞。 赵女媚中山,谦柔愈见欺。嗟嗟涂上士,何用自保持?
  • 4. 《大人先生传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阮籍|

    大人先生盖老人也,不知姓字。陈天地之始,言神农黄帝之事,昭然也;莫知其生年之数。尝居苏门之山,故世或谓之闲。养性延寿,与自然齐光。其视尧、舜之所事,若手中耳。以...
  • 5. 《咏怀八十二首·其三十二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阮籍|

    朝阳不再盛,白日忽西幽。 去此若俯仰,如何似九秋。 人生若尘露,天道邈悠悠。 齐景升丘山,涕泗纷交流。 孔圣临长川,惜逝忽若浮。 去者余不及,来者吾不留。 愿登...
  • 6. 《咏怀八十二首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阮籍|

    夜中不能寐,起坐弹鸣琴。 薄帷鉴明月,清风吹我襟。 孤鸿号外野,翔鸟鸣北林。 徘徊将何见?忧思独伤心。 二妃游江滨,逍遥顺风翔。 交甫怀环佩,婉娈有芬芳。 猗靡...
  • 7. 《咏怀八十二首·其七十九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阮籍|

    林中有奇鸟,自言是凤凰。 清朝饮醴泉,日夕栖山冈。 高鸣彻九州,延颈望八荒。 适逢商风起,羽翼自摧藏。 一去昆仑西,何时复回翔。 但恨处非位,怆悢使心伤。
  • 8. 《咏怀八十二首·夜中不能寐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阮籍|

    夜中不能寐,起坐弹鸣琴。 薄帷鉴明月,清风吹我襟。 孤鸿号外野,翔鸟鸣北林。 徘徊将何见?忧思独伤心。
  • 9. 《大人先生传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阮籍|

    大人先生盖老人也,不知姓字。陈天地之始,言神农黄帝之事,昭然也;莫知其生年之数。尝居苏门之山,故世或谓之闲。养性延寿,与自然齐光。其视尧、舜之所事,若手中耳。以...
  • 10. 《首阳山赋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阮籍|

    文:正元元年秋,余尚为中郎,在大将军府,独往南墙下,北望首阳山,作赋曰: 在兹年之末岁兮,端旬首而重阴。风回以曲至兮,雨旋转而纤襟。蟋蟀鸣乎东房兮,鹈鹕号乎西林...
  • 11. 《清思赋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阮籍|

    余以为形之可见,非色之美;音之可闻,非声之善。昔黄帝登仙于荆山之上,振咸池于南口之罔,鬼神其幽,而夔牙不闻其章。女娃耀荣于东海之滨,而翩翻于洪西之旁,林石之陨从...
  • 12. 《猕猴赋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阮籍|

    昔禹平水土,而使益驱禽,涤荡川谷兮栉(zhì)梳山林,是以神奸形于九鼎,而异物来臻。故丰狐文豹释其表,间尾驺(zōu)虞献其珍;夸父独鹿祓其豪,青马三骓弃其群。...
  • 13. 《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嵇康|

    鸟羣嬉。感寤长怀。能不永思。永思伊何。思齐大仪。凌云轻迈。托身灵螭。遥集玄圃。释辔华池。华木夜光。沙棠离离。俯漱神泉。仰 叽琼枝。栖心浩素。终始不亏。
  • 14. 《四言诗十一首 其二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嵇康|

    婉彼鸳鸯。戢翼而游。俯唼绿藻。托身洪流。朝翔素濑。夕栖灵洲。摇荡清波。与之沉浮。
  • 15. 《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二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嵇康|

    鸳鸯于飞。啸侣命俦。朝游高原。夕宿中洲。交颈振翼。容与清流。咀嚼兰蕙。俛仰优游。
  • 16. 《五言诗三首 其三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嵇康|

    俗人不可亲。松乔是可邻。何为秽浊间。动摇增垢尘。慷慨之远游。整驾俟良辰。轻举翔区外。濯翼扶桑津。徘徊戏灵岳。弹琴咏泰真。 沧水澡五藏。变化忽若神。恒娥进妙药。毛...
  • 17. 《声无哀乐论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嵇康|

   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:「闻之前论曰:『治世之音安以乐,亡国之音哀以思。』夫治乱在政,而音声应之;故哀思之情,表于金石;安乐之象,形于管弦也。又仲尼闻韶,识虞舜之...
  • 18. 《与山巨源绝交书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嵇康|

    康白:足下昔称吾于颍川,吾常谓之知言。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,何从便得之也?前年从河东还,显宗、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,事虽不行,知足下故不知之。足下傍通,多可...
  • 19. 《赠秀才入军·其十四

    朝代:三国|作者:嵇康|

    息徒兰圃,秣马华山。 流磻平皋,垂纶长川。 目送归鸿,手挥五弦。 俯仰自得,游心太玄。 嘉彼钓叟,得鱼忘筌。 郢人逝矣,谁与尽言?